新鲜出炉(特斯拉在中国的合作企业)特斯拉与中国的合作

2024-12-26 20:44:57 147小编 146

作者|周永亮编辑|上半年靖宇车市的“价格战”终于落下帷幕?7月6日,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论坛上,16家汽车企业共同签署了《维护汽车行业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》,承诺不以不正常价格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。 签署承诺书的车企占中国车市销量的90%以上,包括特斯拉、比亚迪、长城汽车、一汽、东风、SAIC、长安、BAIC、广汽、中国重汽、奇瑞、江淮、吉利、蔚来、理想和小鹏。 该承诺除了承诺不恶意打价格战外,还包括“不夸大宣传、不虚假宣传”、“质量第一、质量第一”等其他内容。 承诺书的签署是否意味着价格战的结束?会对汽车市场产生什么影响?01.价格战结束了吗?今年以来,中国汽车市场掀起了一场价格战,由特斯拉的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在1月份降价2-4.8万元引发。 面对特斯拉降价的压力,很多新车企纷纷跟进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场价格战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到燃油车领域。 3月份,湖北省联合多家车企推出政企购车补贴,其中东风品牌是主力品牌,补贴金额非常可观。 此举引发了燃油车降价的连锁反应,各地补贴也相继出现,车企纷纷效仿,呈现出地方补贴与官方减免相结合的降价趋势。 今年的汽车价格战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诸多影响,但总体而言,弊大于利。 虽然价格战给部分车企带来了一定的销量增长,但考虑到去年同期疫情对车市的影响,价格战的效果其实并不明显。 中汽协数据显示,2023年6月,中国汽车销量预计达到250.58万辆,环比增长5.22%,同比增长0.14%。2023年上半年,汽车累计销量预计达到1312.27万辆,同比增长8.84%。 2023中国汽车论坛现场|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但是有了它,价格战让正在考虑买车的人观望情绪更加强烈。 消费者往往有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态。降低价格往往会引起消费者的观望,而提高价格则会提振消费者的购买力。 然而,大规模的降价并没有带来“订单狂欢”,反而让正在考虑买车的人开始观望。 多家车企向《晚汽车》透露,“(价格战后),目前所有品牌都一样,订单效果一般。” 某豪车公司销售人员表示,进店客流有所好转,但主要是询问是否有更大的优惠力度。 到店的消费者下单意愿非常低,之前的订单用户也不愿意提车,影响了交车进度,毛利更无从谈起。 更重要的是,此起彼伏的价格战让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失衡。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《晚汽车》采访时表示,部分车企大幅降价或夸大宣传,只会加剧价格体系的混乱。 甚至有的C级车是以b级车的价格卖的,而b级车是以A级车的价格区间卖的,那么原来的b级车和A级车怎么卖呢?比如SAIC最新发布的樊菲F7,车身长5米,轴距长3米。是一款标准的中大型车,和宝马5系、奥迪A6L、奔驰E级差不多,但其售价(20.99万-30.19万元)不仅低于宝马3系、奥迪A4等中型车,也比定位中型车的Model 3起步价低2万元。 这背后是樊菲想通过低价高值的策略在同级别中脱颖而出。 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汽车企业利润的进一步侵蚀。 据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介绍,特斯拉的单车平均利润达到10426美元,比之前减少了3万元。如果继续价格战,还是会降价4万元空。 相比之下,比亚迪去年的单车利润为8854元。 也就是说,特斯拉自行车的利润是比亚迪的8.5倍。 02.捍卫先发优势16家车企签署承诺书后,汽车行业的未来会怎样?这场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是2022年下半年购置税减半的政策透支了销量,2023年政策退却后汽车销量锐减。 但价格战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电气化带来的独立崛起。 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7.8%,新能源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将带来燃油车市场的进一步挤兑。 特斯拉Model 3 |视觉中国目前,随着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底,政策的不确定性消除。 但是,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竞争还在继续。 比亚迪在6月8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,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入淘汰赛阶段,供大于求。 所以价格战不会完全消失,只是为了避免“以不正常的价格扰乱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” 零壹车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徐军表示,价格战不可避免,但降价只是决策,降成本是一种能力。 技术的迭代会促进成本降低,规模效应会促进成本降低。 在未来的竞争中,只有降低成本,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 此外,《承诺》第二条称,“注重营销方式,不得夸大宣传,不得虚假宣传,不得为了吸引眼球、增加顾客而误导消费者。” 这或许可以改善朋友和商人之间“碰瓷”、互相内涵甚至互相攻击的情况 此前长城汽车报道比亚迪部分车型使用大气油箱,疑似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,引发两家车企对峙。 近日,一张《理想L9,看不见的地方——十个不能说的秘密》的海报在网上曝光,从车身尺寸、刹车、增程器等方面对理想L9提出质疑,并以揭秘的形式对其进行攻击,引发大量网友讨论;7月5日,李官方博客发文,回应了一些关于理想L9的质疑。 中国汽车市场通过前瞻性的产业规划,获得了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先发优势。 之前的价格战确实可以造成行业清场,但是跑出来的企业也会被大大削弱。 在全球车企加速转型的当下,中国车企停止全球市场的“内战”更为有利。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